肝内胆结石也称为肝内胆管结石,其治疗主要根据结石的大小和数量、是否存在胆道梗阻、是否存在合并感染的症状、是否累及相邻肝脏等因素,来决定采取观察、药物或外科手术治疗的方法。
肝内胆管结石在我国较常见于南方地区,早期可无任何临床症状,只在体检时发现肝内胆管存在强回声,随着结石的数量、大小逐渐增长,可能引起所在胆管的梗阻,出现胆管扩张。若合并炎症,就会出现疼痛、发热,甚至黄疸的症状,若肝内胆管结石进一步发展,还会引起相邻肝脏的炎症、纤维化,甚至肝萎缩,此时需尽快采取外科手术干预。
早期的肝内胆管结石若症状较轻,可通过药物进行对症治疗,合并胆管梗阻,结石限于1-2个胆管的病人,可进行胆管切开取石手术。若结石累及一个肝段或肝叶的胆管,且合并肝脏萎缩,则需进行所在肝部位的切除手术。很严重的弥漫性肝内胆管结石,甚至合并门静脉高压症、腹水、黄疸等,则需接受肝脏移植治疗。
肝内胆管结石和胆结石的区别
病情分析:肝内胆管结石与胆结石的主要区别在于两种结石的发病位置不同。正常情况下,人体胆道循环是从肝内胆管到肝总管,再从肝总管到胆囊管进入胆囊。当胆汁排出时,首先是胆囊收缩,胆汁进入胆囊管,再进入胆总管,然后通过十二指肠大乳头进入肠道。而肝内胆管结石是指在肝内胆管内的结石,当结石进入胆囊后,就变成了胆结石。